人生會面對不同的選擇,不管你的選擇是什么,請別忘記:『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這個世界
不是有錢人的世界,
不是有權人的世界,
是
『有心人』的世界
百藝通
不如
一藝
精
!
宜昌電臺「生活家」節目
獨家專訪
曾婷:愛家愛生活,生活家,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節目。今天節目當中將和大家繼續關注宜昌裝飾裝修界的大人物,有請我身邊這位跟大家打個招呼。
馬總:大家好,我是湖北名邸建筑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萬龍。
曾婷:馬總,聽說你最近喜訊不斷啊!
馬總:是的,這次我們企業獲得了“宜昌市住宅裝飾裝修信用評價4A企業”、“宜昌市住宅裝飾裝修十強企業”稱號,昨天又得到喜訊:我們獲得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2015至2016中國十大原創設計機構”的榮譽!
曾婷:來,說說你的獲獎感言!
馬總:當然是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了,我覺得壓力很大,對自己要求更要嚴格,對自己企業的規范性,包括在創新能力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名邸在未來將繼續為大家提供最好的設計,做精品工程!
馬萬龍,1974年生
提到“創業者”,你腦海里會出現什么樣的詞?年少輕狂、冒險、不滿現實、渴望物質……這些我在馬萬龍的身上一個都沒找著。采訪過程中,他一直彬彬有禮、態度謙和、說話的語調輕輕柔柔的,調侃起來時不時露出羞澀的笑容,他是一個淡淡的安靜的人,不浮不躁,不爭不搶。
這樣的人怎么會創業呢?!我很糾結!采訪完后,聽了他的故事,五味雜陳:你知道他在演,演得可愛真切,你會笑,卻又感到點點辛酸······
他不是“創業者”,是“創客”!
夢
頑強生長
前方璀璨的星光
我充滿了力量、挺起了胸膛
再不怕遭遇傷痛與挫折、大風大浪
因為有夢想
一切不可阻擋
“跳農門”
馬萬龍是湖北襄陽人, 說起兒時,他苦澀的笑了:“那是想來苦卻甜蜜的回憶”。從小到大,他的夢想就是以后在政府或企業里安心的上一輩子的班,過安穩平淡的生活,但現實卻并沒有讓他按自己的意愿選擇生活的方式······
馬總:那個年代城市戶口就是衣食無憂的代名詞,上學是為了有城市戶口和商品糧,就等于有了鐵飯碗,所以就糊里糊涂的上了學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轉戶口拿著國家每月補貼的二十幾斤商品糧票高興是自然的,可還沒到半年的時間商品糧就取消了,一個月不到二十元的開支一下子漲到八十元,日子就過的沒那么輕松了。大學畢業時,學校又通知從我們那一屆開始國家不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畢業對我倒不是難題,在政府和企業的選擇上,我選擇了企業不如說我是選擇了一個城市—宜昌。
“我是第一個舉手的!”
馬萬龍畢業于黃石一所高校的機電技術專業,緣于對三峽的向往,他輾轉來到宜昌,懷揣著一份憧憬和期盼,1995年7月他走進了當時的猴王集團,可命運總是將他推向了他從未想過的邊際線···
馬總:95年來的時候,學生特別多差不多有一千人。培訓之后就把我分到宜昌電焊條廠企業管理辦公室。沒幾個月企業就開始大裁員,叫做富余人員分流,沒兩個月改為下崗,說是推動經濟體制的改革,幸運的是我寫的一手好字幫了我,那次我沒有下崗,當時廠里問誰愿意下基層,我是第一個舉手的。
曾婷:為什么?
馬總:基層,可以鍛煉自己嘛,在車間辦公室做了幾年管理。一直做到2001年猴王集團破產。
“我成了名副其實的失業人員”
那個年代,時代的大潮終將馬萬龍這一代人推向了改革的風口浪尖,然而,或許是他本身的性格因素使然,又或許是他曾經的種種,對于他一直追求的夢想—有限的編制,他始終割舍不下,不愿意離開,一直到企業破產前他才遺憾的離開原本帶著理想準備奮斗一生的單位,他,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失業人員。
曾婷:不破產,你不會出來。
馬總:不會出來,因為我比較傳統保守,在一個企業里面就一直做沒想過跳槽,98年、99年的時候就半停產,2001年集團公司開始進入清算程序。
曾婷:你的下一個工作怎么來得?
馬總:因為我在企業里是非常封閉的,跟社會接觸非常少,原來我一個單位一起畢業,又在同一個地下室住了七年的同事邀請我放棄現有的安樂窩出去轉轉,和他一起做裝飾,本來我是很不愿意離開,抱著試試的心態只想過去幫幫忙,去了之后是負責項目,就相當于做項目經理。有一點是很高興的,起碼裝飾,這是很藝術的行業,所以一開始我就把這個行業當成藝術來做!從小我就比較喜歡寫字、畫畫,就是練書法嘛,對藝術非常的熱愛。
曾婷:那你最擅長什么風格?
馬總:我就行書啊隸書啊。
、
曾婷:你是那種比較沉得住、靜的下來的人!
馬總:對于藝術我是很陶醉的那一種人,從小學開始我一直是學校寫字最好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在宜昌剛開始的那幾年,每個晚上和雙休都是一個人在宿舍寫寫看看,就是逛街也是只到解放路買書法報和爾雅齋的筆紙,那個時候是最心靜的時候,一個人靜靜的思考,95年我上學時就已經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
1997香港回歸市書協書法展
孝順的兒子
馬萬龍抱著給朋友幫忙的想法,企業停產期間他就過來幫一下忙,生產的他還是回到企業,對于這家已經進入清算程序的企業他始終抱著一絲絲渺茫的希望,一直到2001年公司徹底解散,他遇見了一個廣東的朋友邀請他南下一起開公司,這對于性格保守的馬萬龍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他果斷的拒絕了,可卻架不住年邁母親的一句話···
曾婷:開公司?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意識當中從沒有冒險精神的人,怎么會跟朋友合伙開公司而且是南下!
馬總:我不去啊,所以他就經常給我做思想工作,至少有三個月以上,我不愿意出門不愿意去,他非常堅持。
曾婷:他看中你什么?
馬總:應該做事比較踏實、敬業,做事比較細致。他是廣東人做了幾個月工作,我還是一直沒去,他把公司也開起來了,2002年當時飛機票送到家里,他跟我講在深圳機場接我,把房子也給我裝好了。后來,我媽給我講:“別人這么誠心誠意邀請你,對自己也是一種人生的磨練和成長,還是去吧。”然后我就過去了,做公司總經理。在那待了接近一年,我覺得不是很喜歡,我就回來了。
歸來
勇者的肩上是榮耀與輝煌
向前
開辟新的天地散發著榮光
每一刻
勇敢去創,我們會更精彩
歸 來
馬萬龍是湖北襄陽人,當他給我說他回來了,我的第一反應是回到他的家鄉,而他卻告訴我,他回到了宜昌。
他執著:從開始就選擇了宜昌這座城市始終不改初衷;
他傳統:他對母親的話從不忤逆;
他戀家:自從在宜昌扎根,他把全家都搬到了宜昌;
他幸福:他再次被朋友推上了創業之路!
曾婷:回襄陽?
馬總:回宜昌。我畢業來宜昌之后戶口就隨人遷過來,在宜昌扎了根,后來父母和妹妹就在宜昌安了家。回來后在家休息了兩個月,當時也是幾個朋友也是在邀請一起開公司,但是我不想開公司。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做企業的人,我適合做技術、做藝術,做具體事。
創 客 崛 起
創客—出于興趣與愛好,不以贏利為目標勇于創新,把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馬萬龍正是一名創客,他是創意者、設計者、實施者。
曾婷:你是怎么走到這個位置呢?
馬總:那也是沒辦法朋友推上來得。2003年2月注冊了名邸裝飾,選址在九州大廈A座11樓,這么多年一直都在這里沒變過。
曾婷:這個名字怎么來得?
馬總:我是想名邸這個名字響亮一點,邸,原來是府邸、官邸的意思,我們從事裝修房子,為的是把家裝成一個高端的府邸,所以就起名叫名邸。2003年宜昌的裝飾界,裝修公司才剛剛起步,大部分還是一種作坊式經營模式還沒有成規模,最火的時候在04,05年,當時客戶有做裝飾設計的需求。我們當時非常忙、公司事也多,項目經理一二十人、設計師一二十人,還不含工人師傅,業務特別好,每天辦公室都是滿的,但產值沒現在大。
2004年中裝協秘書長張仁在公司展位合影
“一定要精確到毫米”
曾婷:03年成立到2016年13年時間了,名邸裝飾主攻方向是什么?
馬總:我們主要是高端住宅、樣板間、別墅,還有一些公裝項目。因為我做技術,對設計要求非常嚴格,我很苛刻。
曾婷:苛刻,苛刻到什么地步?
馬總:施工圖紙必須規范。我們對大樣節點要求非常細致,所有的施工現場,設計師可以不去現場,嚴格按圖施工,避免人為隨意改變設計,我們每一套的設計手法都不一樣,必須按照設計手法來做。
曾婷:到底哪不一樣,就拿這個拉菲小鎮的別墅樣板房圖紙來給我們講講。
馬總:這個是二次深化的,我們圖紙要深化兩次。我們第一次深化,是我們裝飾設計上的設計,第二方面就是家具、石材、不銹鋼這些二次深化重新設計,在原有的圖紙跟你一點點核實,尺寸精確到毫米。你看我們每一個節點,10就是十毫米、這是五毫米、三毫米、這是門套,像這個不銹鋼,是上海加工的,加工刨槽之后它自身只有五毫米寬,做大了兩邊就有間隙、做小了嵌不進去,一定要精確到毫米。
曾婷:這是它的背面,這是現場切,是什么東西貼上去的啊?
馬總:這是一種木皮叫銀梨,就是木蠟油做的一種銀梨的木飾面,我們現在做油漆都是用聚酯漆做,木蠟油比較環保,這是植物做的油漆。現場不做油漆,工廠加工好直接安裝。
曾婷:這厚厚的一本就是二次深化的啊!
馬總:這只是木作上面的深化,石材包括其他每一種都要二次深化。你看我們這種節點畫的非常細,一般是不會這么細的,我們有節點圖節點再放大的,因為生產要下刀口。
曾婷:在你這拿工資不容易啊,因為有一個懂技術的老板。
馬總:是這樣,別人做一張圖紙三天五天,我們做一個家庭的一套圖紙要一個月,因為要深化到每一個細節。
我無法蒙蔽自己的眼睛
馬萬龍說自己是一個對專業技術和設計很嚴苛的人,他無法蒙蔽自己的眼睛,因而一直不斷努力著·······
曾婷:那沒有想過稍微要求低一點?
馬總:我無法蒙蔽自己的眼睛。我們公司現在就做精細化設計和施工,為什么我們做高端的?我們區別在哪里?第一我們公司沒有業務員,我們這是一個特色,一直沒有業務員,最開始的兩年有,從2005年開始就一直沒有。
曾婷:為什么要變呢,那兩年生意非常火,你們把這塊蛋糕放了。
馬總:做了很多但是很累、做活精細度不夠,我覺得術業有專攻,做裝飾應該用心去做。
馬總:現在公司沒有市場部這個部門,我們第一個重要的部門:設計部負責設計研發,第二個是工程管理部,第三個是造價部,我們有專門的造價人員,第四個是資質管理部,對資質進行規范,還有涉及到我們經常的招投標。因為我們公司制度比較全,每一個部門都有一本制度,施工是施工管理制度、設計是設計制度、造價是造價的制度、工資薪酬是薪酬的制度,各是各的制度。
曾婷:設計部現在大概有多少人?
馬總:六七個人。
曾婷:設計師畫圖紙,一般人估計搞不定。
馬總:我們對設計師要求很高。你只需要鉆研設計,營銷性的工作我們不允許,拿給客戶的設計必須是非常規范的。先跟客戶溝通設計方向,之后就進行效果和施工圖的深化,這個深化時間非常長,可能別人三天就給客戶看了,我們做不到,要20天以上。
曾婷:20天以上拿出來就是這么厚一墩。
馬總:比這還厚一些。住宅上我們不強求客戶,設計上我們不會專門給你來做一些營銷的言語啊,你首先要認可設計。我們寧愿純給你設計收設計費,但太簡化設計,我們愿意放棄客戶。我們專門研究設計,我們就是做精啊,做一個設計可能我花了一個月時間設計質量是非常好的,他可能做了十家還不如我一家的效果好,我們不求單量,我們求一個單一定要做精,這是我們跟大部分的公司的區別。
痛 苦 轉 型
馬總:我們公司還有一個特點:從成立到現在從來沒有轉包過項目。
曾婷:你們項目不轉包,項目經理是你們自己的人,大概有多少人?
馬總:全是我們自己的人,現在應該是八個左右。這是我們最痛苦的,項目經理要求很高必須能夠獨立管理,他要能看得清楚圖紙,他又不像一般的項目經理,他要徹底了解公司每個項目,精確到多少毫米,一定要按這個來。
曾婷:你把原來做家裝的徹底扭過來,好像扭的有點困難!
馬總:很困難,你看我們現在做的項目,放線放三天都放不完,每一個單項工種都要放線,就說墻面上的所有造型必須要在墻面上全部放出來,地面也是全部放出來,每一個單項放幾天,放了之后設計師再到現場來看,核實一下有沒有放錯的。
曾婷:要跟你在三觀上、理想信念一致才行,營銷的人跟你是走不到一起去的。
馬總:走不到的,痛苦轉型,以利為目的的話,我覺得不適合在我們公司做。我們設計師、項目經理,他們的品格都是非常高、職業道德非常好,我首先我要求也是這樣的。
曾婷:你不怕要求嚴了之后招不到人?
馬總:我相信有空缺的位置總是有人來。我們的項目經理叫建造師,必須是科班出生,工民建、設計相關專業,是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經理,是管項目的,不是包工頭。
曾婷:但凡有點手藝的老工人在宜昌俏啊,你對他還要求高,他憑什么給你干活?
馬總:我們這行業最大的一個難題:人力資源的緊缺。管理人員很多,但是水平好的負責任的就比較少。這個市場上做事的中間力量是60后、70后、80后、還有一點點90后,斷層了。活又多,事擺在那他又不愁,你管理嚴了,他肯定不愿意聽,他寧愿不在你這做,這就是個難題,是我們行業里一直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人 如 其 創
馬萬龍性格內斂而不張揚,他有著不俗的外觀、胸懷和氣度,給人一種可靠的安全感和多才多藝的印象,表現出一種卓然不凡的名門氣質。然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于創新的追求一直是那么旗幟鮮明!
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和奮斗,馬萬龍先后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授予住宅委員會委員、宜昌家裝行業十大明星人物和家居行業最具貢獻人物稱號。
馬總:從我們公司剛剛成立到現在,這個行業里面一直在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創新,創新就是改變嘛,改變才能發展才能推動這個社會發展。現在不是有人工智能嗎,我們這個行業也是一樣,以后會減少對工人的依賴性,全部是成品話的,但又存在一點:創新、個性化如何體現?你有標準,創新就有問題了,個性化就很難,瓦工必不可少,但貼磚師傅很少,你設計做了之后一部分是依賴人工,一部分是依賴定制。
曾婷:定制加進來之后會不會對行業有沖擊?
馬總:這個其實是很好的一個替補。從工人這塊來考慮,我們還擔心定制化進來之后會造成一部分工人失業,到目前看來不會,因為已經斷層了,本來就缺,定制化加進來之后彌補了這個缺口更融合。
曾婷:整裝對裝修公司應該是很大的沖擊啊!
馬總:整裝,對裝修公司沒有沖擊!目前我們宜昌這邊很多定制稱不上整裝,只是局部造型,真正的整裝是非常系統、從基層開始處理的,二次深化和生產是無縫對接的。反復修改,深化完了之后才能拿到工廠去定制,還要定木皮、定顏色、打樣,江浙滬那邊有幾個工廠我們專門對接的。這就是為什么他對你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因為可以把真正意義上的所謂工廠一些定制融合到你的設計中來,才能做到真正的整裝。要做到無縫拼接這才是整裝,這是目前已經大勢所趨。
“材料不環保、敞三年都沒用”
曾婷:你們裝完的房子能多久住進來?
馬總:我們當時就可以住。
曾婷:不需要敞三個月六個月?
馬總:這只是一個概念,你的材料用的不環保,你敞三年都沒有用!我們的工地你可以隨時去看,現場沒有一張木芯板,我們用的都是國家強制性達到消防和環保要求的阻燃多層板,免檢的。
曾婷:如果家里起火了不會燒起來。
馬總:不可能的。甲醛也是一個綜合性的,不光是空氣當中,比如說一個房間,可能木地板釋放的、也可能是衣柜里面、也有可能是買的床、買的衣服。我們對軟裝:窗簾壁紙、家具擺件也對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馬萬龍話裝修”
馬萬龍是個認真的人:對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傾注了滿腔熱情,對技術管理一絲不茍,對工程質量從嚴控制;馬萬龍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他把工作當作藝術用心設計,精益求精;馬萬龍是一個責任重于泰山的人:他心系宜昌裝飾裝修界,說真話、扛大旗。在宜昌裝飾界備受贊許、素有“才子”之稱。
2007年,受《三峽日報》和《三峽晚報》約稿,全年周五周末版在兩家媒體上開設《馬萬龍話裝修》專欄、家裝博客專欄,發表文章近70篇,受到全市人民關注,為行業發聲:《從<大國崛起>話裝修》、《白血病和裝修到底有沒有關系?》、《家裝“游擊隊”受寵為哪般?》、《拖欠工程款,和諧社會的不和諧音符》、《裝修時物業到底該不該收費?》,內容緊扣當下最有爭議的話題,文筆犀利、針砭時弊、字字珠璣,在社會上廣受好評,當年,提起“馬萬龍話裝修”無不交口稱贊,更被人贊為“業界良心”!對于剛起步的宜昌市裝飾裝修行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曾婷:聽說您開設的“馬萬龍話裝修”社會反響很大呀!當年為什么會想到辦專欄呢?
馬總:裝飾裝修是個新興行業,行業標準是在2001年底才發布文件,一直在完善中,2006年我們協會內的一些人士在一起探討發現:大家對裝飾裝修行業的規范和專業的術語都不是很懂,我們需要一種方式和途徑,給宜昌市民普及專業的裝飾裝修知識和規范的行業標準,對行業發展的動態、趨勢進行深度剖析,恰逢此時,我收到了兩家報紙的邀請,以我的名字開設一個專欄對市民進行普及裝修知識,于是,我就義不容辭的擔起了大任!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和認可啊!
夢想
是不分年代的
唯一有不同的是每一代人對
夢想的態度
之于有的人
是一種不死的欲望
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
我不要做大,我只要做強
曾婷:未來名邸的方向是什么?
馬總:我不要做大我只要做強!
曾婷:做精做專嘛!
馬總:我們在其他領域的設計都比較專長,我們公司還做一些跟建筑相關領域的設計和施工。我覺得第一是把產值做上去,第二個就是把工程都做成標桿的項目!
曾婷:公裝難還是家裝難?
馬總:技術層面肯定是公裝難,公裝更標準化、技術難度大,每個公裝的要求、功能不一樣;服務層面家裝難,每個客戶的要求不一樣,如何把裝飾設計創新,做到越簡單越實用,效果又非常好,這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曾婷:聽了這么多,名邸裝飾獲得了這么多殊榮,是實至名歸的。節目最后您還有什么跟我們分享的?
馬總:名邸裝飾,在九州大廈A座11樓,電話:6450557。在未來名邸將為宜昌市民提供最好的設計,把設計做精做專,為裝修行業奉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
創新致遠
精益求精
只為
品質卓越
馬萬龍
師出名邸
贏
也必然
!
- END -
來源:轉載自宜昌電臺『生活家』節目微信號:曾婷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