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陳夢妤
核心提示:“當前,節能降耗、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電子商務等領域對標準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標準供給仍有較大缺口。我國國家標準制定周期平均為3年,遠遠落后于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當前,節能降耗、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電子商務等領域對標準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標準供給仍有較大缺口。我國國家標準制定周期平均為3年,遠遠落后于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近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并對“中國標準”體系建設提出六大舉措。
“中國標準”體系呼之欲出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湯萬金表示,強制性標準是保障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的底線。目前,我國強制性標準管理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上條塊分割,指標上交叉重復矛盾,重要標準協調困難,以及超范圍制定等方面。這些因素導致我國強制性標準“不強”,缺乏科學性與權威性。
僅以智能家居為例,這一概念已熱了數年,而隨著4G帶來的信息連接能力的大幅提升,其正在“由熱變紅”。“行業前景非常好,但目前從事智能家居開發的廠商眾多,產品差價可達百倍。由于行業迄今缺乏統一的標準,各種技術以及產品系統多樣,兼容性不一,市場亂象有待規范。”某家居企業負責人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的標準更新速度緩慢,‘標齡’高出德、美、英、日等發達國家1倍以上。標準整體水平不高,難以支撐經濟轉型升級。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僅占國際標準總數的0.5%,‘中國標準’在國際上認可度不高。”
《方案》顯示,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中僅名稱相同的就有近2000項,有些標準技術指標不一致甚至沖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均由政府主導制定,且70%為一般性產品和服務標準,這些標準中許多應由市場主體遵循市場規律制定。
“國際上通行的團體標準在我國沒有法律地位,市場自主制定、快速反映需求的標準不能有效供給。即使是企業自己制定、內部使用的企業標準,也要到政府部門履行備案甚至審查性備案,企業能動性受到抑制,缺乏創新和競爭力。”前述專家認為,“《方案》是政府標準化管理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的有效表征。”
裝飾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基本成型
根據《方案》,我國將通過改革,把政府單一供給的現行標準體系,轉變為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和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共同構成的新型標準體系。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建筑裝飾行業早已在這方面有所動作。去年3月,受住建部委托,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首次組織制定行業技術標準編制工作。6月,首批中裝協標準CBDA批復立項,《商鋪裝飾裝修技術規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成品保護技術規程》《建筑裝飾工程木質部品(產品標準)》等12項標準報送住建部待批,《幕墻設計收費標準》《建筑裝飾設計收費標準》則對規范建筑裝飾行業設計收費起到了積極作用。12月,中裝協發布的《關于新常態下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下稱《建議》)指出,建筑裝飾行業歷經幾十年發展,與住建部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相協調,已初步形成了由建筑裝飾三大細分行業組成的技術標準體系基本框架。
據不完全統計,建筑裝飾行業現有技術標準133項,其中全國的84項、地方的49項。但相比之下,建筑裝飾行業133項技術標準,只是全國現行6100多項各類工程建設標準的2%多一點,4496項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國標、行標)的約3%,829項房屋建筑標準的約16%。
規范標準化之路
《方案》提出了六大具體措施:
第一,建立高效權威的標準化統籌協調機制。建立由國務院領導同志為召集人、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國務院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標準化重大改革,研究標準化重大政策,對跨部門跨領域、存在重大爭議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進行協調。
第二,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逐步將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整合為強制性國家標準。
第三,優化完善推薦性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重點制定本行業領域的重要產品、工程技術、服務和行業管理標準。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制修訂全過程信息公開和共享平臺。
第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供市場自愿選用,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
第五,放開搞活企業標準。企業根據需要自主制定、實施企業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
第六,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加強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出版工作,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推進優勢、特色領域標準國際化,創建中國標準品牌。結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裝備設備出口和對外援建,推廣中國標準,以中國標準“走出去”帶動我國產品、技術、裝備、服務“走出去”。
而根據《建議》,建筑裝飾行業標準編制既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又要能適應業主的不同層次需求,如可按LEED分四級認證;妥善處理裝飾裝修與機電設備安裝、結構、幕墻、強弱電等交叉點界面問題,預留對應接口;依據工程立項、設計、施工、采供、驗收、交付、運營等全生命周期順序的時間軸和主線展開等。
中裝協總經濟師王本明曾表示:“在整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標準化建設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常規性工作。一個行業的標準水平如何,直接標志著這個行業的發展品質和發展水平。”
來源:轉自中裝新網。